后台登录
新闻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中山共青团>> 新闻中心
育雏鹰人才 奋进“百千万工程”②丨中山港街道团工委创新“四个一”模式 促引青年返乡
文章所在栏目:新闻中心 发布者:团市委宣传部 点击数:725 2024-10-17 分享:

编者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即日起,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推出——“育雏鹰人才 奋进‘百千万工程’”栏目,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雏鹰归巢”工程为牵引,立足发挥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展示团组织在促进中山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方面的工作探索和实践成果,交流呈现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的项目做法和案例经验,以青春之眼、献青春之力奋进“百千万工程”。

 

中山港街道团工委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以“四个一”项目模式,通过开发一批返乡实践岗位、组织一系列交流会、建立一套联系机制、服务一批返乡就业青年,探索实现与招引返乡青年的“双向奔赴”,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立足青年成长之基,开发一批返乡实践岗位。一是丰富实习实践机会,开发“返家乡”“展翅计划”岗位247个,吸引省内外超1400名大学生报名,积极投身服务家乡建设。二是结合打造“百千万工程”实践岗位,选聘11名大学生任园区、社区团委专项助理,机制化组织青年议事会、志愿服务等,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三是聚焦“我为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主题,开展征文大赛、青年对话等活动,近300名青年参加,为地区创新赋能、城乡绿美、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等发展方面建议献策,展现返乡青年的担当作为。


1.1“我为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专题培训.jpg


凝聚青年乡情之魂,搭建一系列交流平台。一是举办“返家乡”青年大学生座谈会,邀请党政领导和组织、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面向100名大学生宣讲火炬发展规划、人才就业创业政策等。二是开展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交流会,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支持11所高校25支突击队结对实施项目,引领省内外大学生投身农业科技、基层治理、文旅提升、文化传承等“百千万工程”一线项目。三是开展市情乡情研学,组织参访地方展厅、名优企业、“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等重点项目单位,感悟家乡发展变化,激发青年大学生“归雁返乡”热情。


2.1 2024“返家乡”青年大学生座谈会_1_.jpg


2.2 火炬大学生走访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_1_.jpg


优化青年组织之网,建立一套社区联系机制。一是摸底返乡意愿,通过问卷调查、线上社群、社区公告等多种方式,组建社区大学生人才信息库覆盖650人,形成社区返乡大学生联系服务工作基本盘。二是推动成立“社区大学生联合会”,建立由大学生代表、社区负责人、团干部等组成的“青年人才循环”,促进社区内外联动。三是做强火炬区大学生联合会和青年事务推广服务中心,凝聚23名重点学子人才,有序开展技能培训,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互助结伴的人才凝聚力。


3.1 机制化组织青年议事会.jpg


助力青年梦想之路,服务一批返乡发展青年。一是导师式支持青年创业,联合成立“青创驿站”,组建行业领军人物、知名企业家、投资专家顾问导师团15人,线上线下为创业就业者提供市场分析、融资对接、职场技能提升等方面专业指导。二是平台式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开办向“新”而行青年夜校,围绕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和“四最”按语等开设主题课程,累计提供超90公益学时,培训青年300人;举办“面试与职场技巧”“创客下午茶”微咖职业交流会等活动18场,服务青年超600人次,着力引导青年在创新创造、助力“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贡献青春智慧力量。三是个性化关爱青年成长,整合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资源,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心理辅导服务等,及时帮助青年解决成长难题。

 

4.1  2024“青创驿站”_1_.jpg


供稿:中山港街道团工委

一审:李晓婷

二审:蔡刘建

三审:林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