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即日起,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推出——“育雏鹰人才 奋进‘百千万工程’”栏目,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雏鹰归巢”工程为牵引,立足发挥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展示团组织在促进中山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方面的工作探索和实践成果,交流呈现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的项目做法和案例经验,以青春之眼、献青春之力奋进“百千万工程”。
为引领广大青年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团市委多措并举支持返乡青年大学生下乡兴乡,展示发展机会、赋能成长本领、搭建实践平台。
重引领,生动呈现“百千万工程”中山画卷。一是打造特色活动,展示乡村发展机会。策划“青春之眼看中山”青年人才市情乡情调研大赛,摄影大赛、视频大赛等,直接带动2000余名返乡学子从“看客”变“说客”,形成近100万字调研成果以及300余件摄影和视频作品,讲好中山乡村故事。启动校地青年大学生调研合作,建立华东师范大学“百县笃行计划”生涯发展实践基地,支持中山籍返乡大学生开展乡村实习、项目调研,相关实习调研成果获校方肯定。二是市镇联动带动青年大学生返乡下乡。开展“雏鹰归巢”“返家乡”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整合23个镇街团组织及大学生联合会力量,开展“青春情暖”公益志愿行动、“快乐暑假 雏鹰归巢”青年学生志愿体验营、“我为美丽中山献一策”点子征集活动等,市镇两级团组织年均开展返乡学子到基层实习实践活动约100场次。
强本领,赋能青年扎根“百千万工程”乡村热土。一是注重培养,打造以人才识人才、以人才聚人才的工作循环。创新开展中山海内外“校园青年人才合伙人”培养计划,招募70名海内外学子作为引才骨干和安居推介专项力量,覆盖美国、德国、英国以及香港、澳门、北京、上海等国家和城市,着力培养青年学子成长为中山“百千万工程”传播者和专项引才联络者。二是打造品牌,服务青年学习提升。大力开展“青年夜校”,在核心商圈、零工市场、产业园区等青年集中地,开设电商、摄影、烘焙等公益教学课程,累计开设课程100余门,1200多个课时,服务青年逾5000人,有效搭建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和社群交流平台,获中青报、南方+、中山日报等国家及省市媒体的关注报道。三是以课育人培育本土青年创新创业兴乡技能。结合“广东兴乡青年线上学堂”,组织400多名青年参加兴乡青年火种线上班培训。举办“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千人创客片区标杆班,联合搭建湾区青年花艺创业大赛等培养平台,有力赋能青年乡村创业。
促创新,搭建青年实践“百千万工程”广阔舞台。一是创新返乡学子实习实践形式。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以“展翅计划”为抓手,大力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提供大学生实习(见习)实践岗位超过 4000个,配岗成功近700人,创历史新高。分批组织实习生沉浸体验招聘会、任职村居岗位,在大型招聘会设置“青春专区”提供优质岗位,链接乡村农副、名优企业产品支持大学生学习生活,多渠道打通广大青年与中山村居、企业双向奔赴渠道。二是搭建促进兴乡青年交流联动平台。策划乡村农文旅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主题活动,常态化组织兴乡青年研讨共创。带动参与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优选推报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个,其中,科技创新项目“透视未来——AI穿透技术教育赋能领航者”进入全国总决赛,做好引领返乡青年大学生下乡兴乡的“后半篇文章”。
撰稿:李晓婷
二审:蔡刘建
三审: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