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基层团讯 您现在所在位置:中山共青团>> 基层团讯
雏鹰归巢 | 青春寻访 走进非遗
文章所在栏目:基层团讯 发布者:三乡镇团委 点击数:153 2024-08-19 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镇团委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结合三乡本土特色,于8月9日组织30余名大学生,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尚古传统文化推广中心开展“青春寻访 走进非遗”——2024年三乡镇大学生非遗体验活动。

微信截图_20240819093746.png

迎着灿烂的阳光,青年大学生们朝气蓬勃地迈向尚古传统文化推广中心,在接下来的一日旅程中,他们将体验多个非遗项目,揭开“非遗”的面纱,踏上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推开木门,古色古香的压水井和传统灶台立刻吸引了大学生们的目光,一张张木制桌面也早已摆满制作茶果的原材料。

微信截图_20240819093819.png


微信截图_20240819093853.png


一、非遗”美食——“茶果”“濑粉”“米通”齐上阵

第一项“非遗”体验便从制作三乡独特的茶果开始。在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非遗”传承人张泳瑜的讲解互动中,大学生们知晓了茶果的种类的与制作方法。“生熟粉”“叶仔”“角仔”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越过抽象的概念,具象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大学生地眼中都闪着期待的光芒。面粉揉压成饼,然后馅料被填充,“角仔”用手捏出花边,整整齐齐;“叶仔”被卷进蕉叶中,圆圆滚滚。

微信截图_20240819093938.png

古灶中炭火燃烧,炊烟四起,被架起的铁锅中,热水翻滚,传统的三乡濑粉便是将生熟米浆倒入“濑粉榨”,再由两人合力将米浆注入滚烫的开水中,流动的米浆划出一道道弧线后,在开水中立即成型。待到濑粉熟透后,便迅速将其浸入刚刚打上的泉水中,然后将其捞起,分装成小碗,倒入特制的“月婆”汤,摆满爽滑的鸡块,最后撒上葱花,芳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的“月婆鸡濑”便制作完成。在”非遗“传承人张泳瑜和张华森的指导下,大学生们都积极踊跃地体验了濑粉的制作过程,提问声讨论声此起彼伏,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011.png

一阵米香突然间笼罩现场,大学生们纷纷循着香味的来源望去,原来是传统的炒通米正在散发诱人的气味。“倒入大米”“快速翻炒”“熬制糖浆”“搅拌均匀”“成形分块”,繁复的步骤,为大米增加酥脆,香甜被无限放大。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041.png


二、“非遗”体验——木版年画与木偶戏的独特魅力

濑粉爽滑,回味无穷;茶果清香,余味犹存,通米酥脆,口齿留香。在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后,大学生齐聚一方舞台,木板年画与木偶戏的画卷徐徐展开。

“涂刷墨水”“铺上宣纸”“印刷图案”简单的三个步骤,跃然纸上的却是鲜活的图像,传递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许。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058.png

刻木为人”“宛然如生”“一颦一笑”“一嗔一怒”,戏台上演员们秉承着“人偶合一”的信念,腔调与招式浑然天成,忘我地沉浸在戏剧的世界中,为在场的大学生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木偶戏。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119.png

大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上台,跟随三乡木偶戏的非遗传承人张华森,学习体验有关”木版年画“”木偶戏“的相关知识,透过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看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的坚守与匠心,是传承与创新,还是自己未来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三、“非遗”文创手作——当“罗三妹的传说”穿越时空

《罗三妹的传说》入选第十一批市级非遗名录,大学生聆听了这古老又遥远的传说故事,深深地为罗三妹的孝顺与诚实的品质而感动,他们用五彩的画笔在罗三妹的文创手作上涂下颜色,同样的人物形象却有着不同的风格,透过一个个文创手作,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传说中的罗三妹穿越千年,与今天的我们相遇。时光荏苒,我们在继承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优秀传统文化闪闪发光。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134.png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205.png

微信截图_20240819094510.png

在讨论与欢笑声中,“青春寻访 走进非遗”——2024年三乡镇大学生非遗体验活动也落下了帷幕。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在短短一天的“非遗“体验中,他们看见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看见了这背后无数“非遗”传承人们的努力与恒心,而这也坚定了他们未来投身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决心。接下来,三乡镇团委将继续发挥好组织优势,为返乡大学生深入学习”非遗“文化搭建桥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增强文化自信,为三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人:陈锦云

审核人:朱颖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